返回

跑山:靠打猎发家致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3章 厂长做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厨房里,李国系着围裙,动作娴熟地在灶台前忙碌着,时而翻炒锅中的菜肴,时而添加调料,脸上洋溢着热情与欣慰。

    而李海的母亲则在一旁帮忙打下手,切菜、洗菜,两人配合默契,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厨房。

    在国营酒厂老厂长李国做饭的时候,李海悄悄地靠近赵小五,压低声音,脸上带着一丝得意地说道:

    “小五,你算是有口福了,你别看我爸他是厂长,但他做饭非常好吃,只不过他平时很少亲自下厨,一直都是我妈做饭!”

    说着,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笑意,

    “没想到这次你叫着我去抗震救灾,我爸会这么激动!”

    李海挠了挠头,似乎对父亲的反应感到有些意外。

    曹老就坐在不远处,将李海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忍不住轻哼一声说道:

    “哼,你小子懂个屁,你以为你在酒厂里把酒厂经营好就是好了吗?”

    这突如其来的话语,让赵小五和李海都是一愣,两人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

    但很快,赵小五就反应了过来。

    他知道在他们老一辈人眼里,家国情怀才是重中之重。

    从李海他爸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单名一个“国”字,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可见国家在李伯心里的意义有多么重要。

    果不其然,曹老接着就继续说道:

    “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都是经历过那个悲苦的战争年代的。”

    “在战火纷飞中,我们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衰败、人民的苦难,也深知国家的强大对于每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于我们而言,个人的得失,根本算不得什么,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曹老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深沉,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你们几个臭小子,能在地震刚发生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份勇气和担当,让我们很是满意!”

    李海听后,不自觉地轻轻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之中,像是在细细回味曹老话中的深意。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顿悟,似乎明白了父亲激动的原因。

    不一会儿,一桌色香味俱佳的饭菜就摆满了桌子。

    李国和李海他妈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

    在这温馨的氛围中,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饭菜,一边分享着在抗震救灾中的点点滴滴。

    李海是个聪明人,心思敏锐,很快就洞悉了父亲内心深处真正喜欢和在意的东西。

    意识到这一点后,他果断改变了与父亲相处的策略。

    在饭桌上,他主动打开话匣子,开始兴致勃勃地给父亲讲述自己在救灾过程中的种种经历。

    李海的口才很好,平淡的事情都能讲的惊心动魄。

    他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废墟下的生命挣扎,讲述着自己和解放军的战士们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争分夺秒地挖掘救援。

    赵小五他们也在一旁补充,说起了狗帮在救援幸存者时发生的那些令人惊叹的事情。

    冯老二的眼神中充满了自豪,他描述着大楞、大花等狗儿们如何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在废墟中准确地找到幸存者的位置。

    当听到赵小五他们去的第一天晚上就成功救了十几个人的时候,李海彻底惊呆了。

    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的不可思议。

    他送完烈酒之后,就跟着碰到的解放军队伍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在那段日子里,他深切体会到了救援的艰难与不易。

    有时候,他们花费整整半天时间,甚至一整天的时间,都连一个幸存者都救不出来。

    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当时解放军手中的救援工具极其有限,只有铁锹和铁镐。

    在挖掘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伤到废墟下边的幸存者,他们常常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用手去刨。

    另一方面,他们根本无从知晓哪里有活着的幸存者,救援工作很多时候只能靠运气。

    运气好的时候,能够顺利地找到幸存者并将其救出。

    运气不好的时候,可能一整天都在徒劳地搬石头,最后也找不到一个人。

    甚至好不容易挖到人了,却发现那人已经失去了生命,希望瞬间化为泡影。

    在热烈的聊天氛围中,赵小五适时地提起了冯老二他母亲的病情。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担忧和关切,详细地向曹老介绍了冯老二母亲的症状和发病情况。

    冯老二在一旁,听到赵小五给那个白胡子老头介绍自己母亲的病情,就知道那老头是医生了。

    他神情紧张,时不时的补充一句,眼睛紧紧地盯着曹老,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信息。

    听了赵小五和冯老二对病情的介绍,曹老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

    缓缓地摸着自己的胡

第383章 厂长做饭(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